首頁 > 現代言情 > 神醫下山和女總裁閃婚 > 第6章 深山走出的男人

第6章 深山走出的男人

目錄

幾乎就在李清妍於繁華街頭躺下的同一時間,在距離天匯廣場幾個街區外的長途汽車站出口,一個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年輕男人,揹着一個半舊的墨綠色帆布行囊,踏上了這座城市的水泥地。

他便是葉塵。

他的身形挺拔,卻並不顯得魁梧,穿着最簡單的白色棉布襯衫和一條深色麻料長褲,腳上一雙手工製作的布鞋,鞋底沾染着來自遠山的塵土。他的皮膚是健康的麥色,五官輪廓分明,算不上極其英俊,卻有一種山巒般的沉靜與朗潤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,澄澈、明亮,如同雨後天青的遠空,又似深山中未經污染的清泉,映着眼前光怪陸離的都市景象,卻沒有絲毫侷促、驚歎或是迷茫,只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平靜與觀察。

他站在車站出口,微微駐足。眼前是川流不息的車輛,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將天空切割成狹窄的碎片,巨大的電子屏幕閃爍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影,各種聲音——引擎的轟鳴、喇叭的尖嘯、人羣的嘈雜、商鋪音樂的轟炸——交織成一股龐大而混亂的聲浪,撲面而來。

這就是城市。

師父讓他下山,說是“紅塵煉心,醫道精進”。臨行前,那位鬚髮皆白的老者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,意味深長地說:“塵兒,山下的世界,與山中不同。人心萬千,光怪陸離。你去看看,去經歷,去醫治該醫之人,去領悟該悟之道。記住,守住本心,方得始終。”

他記住了。所以,面對這從未見過的繁華與喧囂,他並未感到畏懼,也未像初入寶山般興奮雀躍。在他眼中,這不過是另一種形態的“自然”。山林有山林的靜謐與生機,城市有城市的律動與規則。他像一個冷靜的博物學家,觀察着這個陌生的生態系統。

他深吸了一口氣,空氣中充滿了汽車尾氣、食物香氣和無數人身上混合的味道,與山中清冽甘甜的空氣截然不同。他微微蹙了蹙眉,並非厭惡,只是本能地分析着這複雜的氣息構成,判斷着其對人體經絡可能產生的影響。

他邁開腳步,沿着人行道不緊不慢地向前走去。他的步伐穩健,節奏均勻,彷彿腳下不是堅硬冰冷的水泥地,而是山間覆着落葉的鬆軟泥土。周圍是行色匆匆的路人,他們或低頭看着手機,或面色凝重地趕路,很少有人像他這樣,帶着一種近乎“閒逛”的姿態,觀察着街邊的店鋪、櫥窗裏的陳列、以及每一個擦肩而過的行人。

他的目光掠過那些穿着時尚、妝容精緻的都市男女,掠過那些坐在豪車裏神色漠然的司機,也掠過街角蜷縮着的乞丐。在他的感知裏,每個人的氣色、步履、呼吸節奏,都彷彿在無聲地訴說着他們的健康狀況與內心狀態。有人肝火旺盛,有人心脈虛弱,有人思慮過重,心神耗損……這浮華喧囂的表象之下,隱藏着多少被現代生活催生出的“疑難雜症”?

他的行囊裏,東西不多。幾套換洗衣物,一些曬乾的草藥,幾本紙張泛黃、用線裝訂的古醫書,一套用軟牛皮包裹着的、師父傳下的銀針,還有一個頗爲古樸的、裝着他自己調配的各類急救藥丸的小木匣。這便是他的全部家當。

他需要找一個落腳的地方,也需要了解這個城市。師父說過,醫者,當懸壺濟世。但他初來乍到,既無醫館,也無名氣,如何“濟世”?或許,應該先從觀察和了解開始。

他走過天橋,看到橋下車流如織,鋼鐵洪流永不停歇;他路過公園,看到老人們悠閒下棋,孩童追逐嬉戲;他經過菜市場,聽到小販高聲叫賣,聞到生鮮與熟食混雜的氣味。這一切,對他而言都是新鮮的教材。

他沒有明確的目的地,只是憑着直覺向前走。冥冥之中,似乎有一種無形的牽引,讓他朝着某個方向前行。他並不知道,就在不遠處的那個繁華十字路口,一場針對人心的考驗正在進行,而一個精心設計的“機緣”,正等待着他的到來。

他的平靜,與即將面對的“昏迷”農婦;他的質樸,與這座城市的浮華;他來自深山的純粹醫心,與都市人慣有的冷漠疏離——即將在這一刻,產生宿命般的交匯。葉塵依舊不疾不徐地走着,目光清澈地掃視着這個陌生的世界,對即將改變他,以及某個冰山女總裁命運軌跡的相遇,一無所知。

目錄
返回頂部